潮健康/郭家和
根據衛福部11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肝癌連續42年排名十大癌症前二名。肝癌通常是長期慢性肝炎引起,而台灣的慢性肝炎以B型肝炎、C型肝炎最常見。約5-10%的B型肝炎及30-40%的C型肝炎病人,會由急性肝炎演變為慢性肝炎。足見B型肝炎、C型肝炎與肝癌之間的重要關聯。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肝膽胰內科教授戴嘉言醫師表示,國內肝癌的主要成因以慢性肝炎尤其是B型肝炎、C型肝炎為大宗,其次是代謝性與酒精性肝炎。目前肝癌防治除了廣泛篩檢,也針對高盛行率地區與族群進行在地篩檢,主動找出病人並給予適當治療,幫助減少肝硬化與肝癌風險。
戴嘉言醫師表示,成人篩檢是防治肝癌的重要工具,政府有提供45-79歲(原住民45-79歲)國人終生免費一次B肝及C肝篩檢。只須抽血一次即可知道是否有C肝病毒以及是否需要治療。
戴嘉言醫師強調,C肝新型口服藥的治療率高達98%-99%,現今病人大多可以得到有效治療且副作用極小。惟曾感染B肝及C肝者仍有一定肝癌風險,務必3-6個月或6-12個月定期追蹤,避免錯失發現早期肝癌的機會。
部份研究顯示,不知道自身被C肝病毒感染的比例可能高達50%。戴嘉言醫師指出,為達成清除C肝病毒目標,以「微根除」(micro-elimination)策略針對高盛行率地區與族群展開篩檢及治療。如梓官鄉過去是著名的「C肝鄉」,透過外展門診與就地治療,一共篩檢5,731居民,高達9成病人完成治療。
血液透析(洗腎)族群的C肝盛行率也較一般健康族群高出5倍,高醫肝膽胰內科主任黃釧峰醫師表示,腎友對C肝病識感低,支持系統不佳。高醫結合台南、高雄、屏東各地透析照護院所,採取「聯盟式」推行篩檢及治療,幫助 2,300位洗腎患者的C肝感染率從8%降至1%,清除成果超過9成。
黃釧峰醫師表示,面對C肝病毒,找出病人是當務之急,「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將台灣鄉鎮的C肝風險分為1-7級,其中6-7級地區屬高風險層級,如梓官區過去C肝盛行率高達30%,現今感染比例已成功根除。高醫C肝「微根除」清除的下一階段目標,將針對同樣盛行率較高的精神療養機構住民,預計能幫助更多潛在C肝病人遠離肝癌風險。
國人除了提高篩檢B肝、C肝的篩檢意識,也要注意「脂肪肝」對肝臟健康的威脅。黃釧峰醫師表示,國人脂肪肝盛行率約有30%-40%,雖然進展為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僅約1%左右,但因發生比例高,可能是未來造成台灣肝癌的重要原因,還會增加代謝症候群、三高等慢性病問題。
黃釧峰醫師提醒,慢性的病毒性肝炎以及脂肪肝炎,都可能增加肝癌風險。尤其是曾經得過慢性肝炎的族群,務必要減少接觸黃麴毒素等致癌物,包括發霉的花生(帶殼豆類)及白米、堅果,這類食物放在室溫28度下一段時間即可能會產生黃麴毒素,最好盡可能收納在冰箱中。另外也要避免攝取醃漬類食物及酒精。
全身倦怠解隔後竟驗出「10公分肝癌」! 醫師:1種人務必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