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静脈曲張有症狀時可能就晚了,三類高危人群警惕致命危險)
靜脈曲張,是一種好發於下肢的,可發於任何年齡段又高發於50歲以上人群的常見疾病。據統計,我國靜脈曲張患者超過1億,發病率高達12%,且逐年上升,但規範治療率只有2%。「蚯蚓腿」,真的只是影響了美觀而已嗎?
事實上,靜脈曲張有發病率高且不可逆的特徵,影響外觀只是其中一面,更為嚴重的是隨著靜脈曲張的深入發展,很可能導致血管破裂、壞死、梗塞等危險,嚴重時可能造成閉塞性脈管炎、壞疽等併發症,甚至面臨死亡。
0. 無明確體症期
靜脈曲張的最初表現主要是靜脈的擴張迂曲,它沒有明確體症,但表現出腿酸脹、無力、腿腫、易抽筋。
1. 血管擴張期
毛細血管擴張、網狀靜脈曲張、蜘蛛網狀靜脈曲張,表層血管像蚯蚓一樣曲張且凸出皮膚。
2. 靜脈曲張期
皮下淺靜脈持久性擴張、無併發症,是最佳治療期。這個階段在站立時,彎曲增粗的表淺靜脈血管會高出皮膚,但腿抬高後或是平臥後可消失,也常伴有小腿酸脹等不適感。
建議:
0-3期患者可以通過養生保健的方式預防血栓的發生,4期及以後的患者可以到醫院手術治療。
3. 水腫併發症期
曲張的血管增多,小腿開始出現水腫,尤其是久站後或過於勞累後較明顯,出現局部皮膚瘙癢。
4. 皮膚改變期
隨著血液淤積的增多,靜脈壓力增高,部分血液會滲透到皮膚及皮膚組織,造成色素沈著,局部發紫甚至變黑,也會引發濕疹。
5. 可愈合的潰瘍
靜脈曲張的小腿供血不足,皮膚表面出現輕度損傷也會導致潰瘍。
6. 無法愈合的潰瘍
靜脈曲張晚期,潰瘍周圍組織變薄,皮膚發黑變硬,傷口難以愈合,且愈合後易復發,也被稱為「老爛腿」。
靜脈,負責將身體各部分血液帶回心臟;靜脈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當血液流向心臟時,瓣膜張開,讓血液流向心臟,血液流走後瓣膜就會閉合。
但當靜脈瓣膜過於薄弱,人體久站後會使靜脈擴張,導致靜脈瓣膜無法正常合上,血液難以回流,形成靜脈曲張。
一. 先天因素
先天性脈壁薄弱人群(靜脈曲張有一定的遺傳性)。
二. 後天因素
長期久站或久坐、從事重體力勞動、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妊娠及肥胖等人群,都會增大下肢靜脈壓力,增加靜脈曲張風險。
三. 年齡因素
年齡越大,患病的人越多。
肺動脈栓塞是五大秒殺型心血管疾病之一,當一大塊血栓堵住肺動脈時,5秒之內即可致死。
形成原因
當淺靜脈出現靜脈曲張,會導致血液長期回流不暢,從而影響深靜脈的血液回流。久而久之,靜脈血液會凝結在下肢深靜脈血管內,形成深靜脈血栓。
當人體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後(如:久坐)突然站起來走路,肌肉一擠壓,血栓會隨著血流跑回心臟,隨後流到肺動脈中,造成肺動脈栓塞,引發致命危險。
建議:
靜脈曲張患者在靜站或靜坐大約一個小時左右,一定要起來5-10分鐘,同時補充水分。坐著時,也絕對不能翹二郎腿,以減少深靜脈血栓的發生。
隨著夏季的到來,相對來說,患者會更關注「蚯蚓腿」,但靜脈曲張重在早期的預防及治療。
1、適當鍛鍊
適當加強鍛鍊有助於預防靜脈曲張,對於辦公人群也可採取以下簡單易行的鍛鍊方法。
①坐著時,雙腳脫離地面,用力將腳勾起繃緊,堅持5-10秒,重復多遍;
②站著時,踮腳10-20次,抬腿10次左右,早晚各一次;
③躺著時,雙腳蹬自行車,至少5分鐘。
2、按摩
中醫認為,正氣虧虛是靜脈曲張的根本原因,是氣血瘀滯、經絡不通的表現。除了注意營養物質攝入的同時,也要通血脈。
經為穴之本,剛出現靜脈曲張但無疼痛感的患者,可以採取離穴不離經的按摩手法,每條經脈按摩5-10分鐘即可,如:胃經、脾經。
3、彈力襪
對於有靜脈疾病風險的人群及症狀較輕的靜脈疾病患者,可借助彈力襪減輕靜脈高壓,減少血液積聚在靜脈中,有改善皮下組織微循環,緩解腿部疼痛、防止水腫等功效。
但彈力襪需根據每個人的病情進行選擇,一定得謹遵醫囑,以免適得其反。
輔助飲食
對於靜脈曲張患者得保證營養的補充,改善血液循環。適宜多吃些低脂肪、低熱量、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海帶、洋蔥等;適當多吃些富含花青素、維生素E等的抗氧化物,如:紫薯、黑枸杞等;戒煙限酒,促進血液循環。
靜脈曲張應盡早就診治療,以免因延誤病情而失去較好的治療方式甚至手術方式。
原文出處 : 本文經《 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授權刊登,非經許可,禁止轉載。
封面照片來源:Mayo Clinic / Advanced Cardiology Practice
點此一鍵加入 每日健康 官方LINE粉絲團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