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修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標章審議委員,美國奧瑞岡州立大學毒理學碩士暨博士候選人
危險的「汞」美味
一個農藥工廠的廢水在三十多年不斷排入當地海域中,等到村內小孩產生腦性麻痺、手腳萎縮等症狀,政府才驚覺原來廢水中的汞在環境中轉變成甲基汞,並且濃縮累積在魚體內,再被村民吃下肚,導致神經中毒。這就是歷史上發生在日本有名的「水俁病」。
深海類的大魚壽命長累積重金屬污染
深海類的大魚,因為壽命比較長加上是食物鏈的頂端,受到重金屬污染的機率最高,長期容易造成汞中毒。世界衛生組織一九九○提出,大部分食物中的汞是無機汞,但甲基汞則在魚類、貝類出現,而且大型掠食性魚類中濃度最高。
也因此專家學者提出警告:這幾十年來環境污染嚴重,在「大魚吃中魚、中魚吃小魚、小魚吃藻類與蝦類」的生態結構下,海洋中的大型魚類,魚體內累積了大量的汞、鉛等重金屬,最後被人類捕食,美味的魚料理成為重金屬傷害的誘餌!
魚吃太多太頻繁的後遺症
北榮毒物科醫師吳明玲在「二○一三國際中毒診斷與救治研究會」中發表「食用魚類造成的汞中毒」,從二○○七年到二○一一年間持續追蹤三十一名門診患者發現,長期且吃魚頻率高者,血汞及髮汞都明顯偏高,其中六名孩童還出現汞中毒的症狀。這六名汞中毒的孩童出現過動症、發展遲緩、說話不清楚、不專心、脾氣暴躁,其中三名接受過動症評估,而且幾乎都有過敏性鼻炎問題。
研究追蹤發現這些孩童家庭都喜歡吃深海魚,每週平均吃五到七次,導致全家人不論大人或小孩血汞及髮汞都有偏高。
這項研究中追蹤的另一名三十五歲已婚男性,一週吃深海魚三至四次,也檢查出髮汞與血汞濃度都超出正常數倍。在後來改每週吃一次魚,並勤做促進心肺功能的運動,增加新陳代謝後,檢測血汞及髮汞的濃度都有改善。
這樣的研究觀察,都證明長期汞暴露量過高,還會出現記憶力嚴重衰退、過動、過敏等問題。
汞在人體內的吸收和分布
對於汞暴露有疑慮的人,可以測血中及頭髮中的汞(大部分是甲基汞)知道體內汞濃度,對於即將懷孕的婦女,可以幫助其調整飲食習慣,避免甲基汞進入胎兒中,孕婦若體內汞含量過高,易造成胎兒腦部發育缺陷。
另外,兒童甲基汞暴露過多也會出現過敏性皮膚炎,大人則是會有血尿、心律不整、冠狀動脈問題、高血脂、腎病;慢性疲勞、腎水泡、記憶力衰退和不孕等問題。
無機汞不容易被人體吸收,但甲基汞則幾乎全部吸收,而且經由血液分布到腦部,也會穿過孕婦的胎盤進入胎兒頭部,影響腦神經發育。
甲基汞在體內循環時,也會到達肝臟,經由膽汁排到腸子,隨糞便排出。如果正在哺乳的媽媽,乳汁也會有甲基汞,因為乳汁脂肪量高。
生活中也有各種汞污染源
汞本來就自然存在,聰明的人類利用它製造許多產品,也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現在生活環境裡充斥著各種污染源,有很多是無機汞,像是人類使用的日光燈、溫度計、水銀電池,還有火力發電廠、焚化爐、工廠和汽車排放的廢氣,以及化學肥料、殺蟲劑等造成的水源污染。
補牙的銀粉也會釋放出汞蒸氣,這些都屬於無機汞。而國外化妝品中被非法添加汞來美白皮膚也時有所聞。
來路不明中草藥常含有無機汞
人體內的汞,九○%來自於飲食。入秋冬至氣候的變化,是國人最愛進補養生的時節,但你可能沒有想到,原本用來養生的中草藥,也會潛藏危機。
台灣中藥材九成由中國進口,二○一○年中國醫藥大學曾經公布,中草藥不良率為八%,其中含汞、類固醇及壯陽藥的最多,消基會接受民眾中藥檢驗中,年年測出中藥含重金屬鉛和汞。
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建議民眾避免吃來路不明的中草藥。他表示,二○○八年有位印度裔的美國醫師,在網路上購買二三○種印度傳統醫學阿育吠陀草藥化驗,發現其中有二○%含有鉛、汞、砷等重金屬。
本文為社團法人台灣環境教育協會授權刊登
封面圖片出自:年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