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東方人容易罹癌?內科醫師:除了喝酒,還有兩大關鍵因素

(從食道癌風險的角度而言,我們不鼓勵少量飲酒以養生的說法;我們的研究也為代謝基因易感性可影響飲酒行為,以及基因型影響飲酒習慣與食道癌的交互作用提供了充份且客觀的證據。)

每日健康/高醫醫訊 胃腸內科 吳宜珍 主治醫師

 

少量飲酒真的養生嗎?從台灣人食道癌的角度來看

楊先生76歲了,但身體硬朗沒什麼大病,只是喜歡抽個菸、喝二杯,這個跟了他數十年的啫好到現在幾乎沒間斷過;他因一次胃痛在台東某醫院做胃鏡時意外發現早期食道癌,於是轉診到高醫,在門診時他有點不解地問我:「聽說每晚喝杯紅酒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很好嗎?這樣也會得食道癌嗎?」

關於這個民眾常見的疑惑,我們先前的研究己發現吸菸、飲酒及嚼食檳榔是台灣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最重要的三項危險因子,其中飲酒造成食道癌的危險性除了因人種及飲酒習慣不同外,也很可能受代謝酒精的基因影響。

酒精(乙醇)經由alcohol dehydrogenase-1B (ADH1B)代謝成"致癌物乙醛",乙醛的累積也會造成臉潮紅、心悸等常見喝酒後的不適,它會再被aldehyde dehydrogenase-2 (ALDH2)代謝成乙酸。在人體中,食道ADH1B的活性比在胃中高四倍,相反地ALDH2的活性在食道只有在胃中的20%;因此長期飲酒的人會大大增加得到食道癌的危險性,但對胃癌的影響則不那麼明顯。

同樣是華人,每個人帶有的ADH1B、ALDH2基因型也可能不同,因此代謝酒精的酵素活性也略有差異。聰明的您可以想像,帶有高ADH1B活性及低ALDH2活性的基因型者,在食酒後比較容易累積乙醛,久而久之得到食道癌的風險會比帶有低ADH1B活性及高ALDH2活性基因型者來得大。

為了證明此一假設,我們進行一項多醫學中心的研究,在2000至2005年間從高醫附院、高雄榮總及台大醫院總共收集406名經病理新近診斷的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患者,與來自同醫院健檢中心的656位健康組作對照比較。所有個案均接受統一問巻訪視以收集相關資訊,並留血作基因多型性的分析。每週飲酒一次且持續半年以上者定義為具有飲酒習慣;每單位飲酒為15.75克酒精,相當於350毫升4.5%的啤酒。

我們得到的結果發現,雖然部份西方學者認為少量飲酒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在國人即使累積飲酒量小於20單位×年,其釐患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的風險仍是無此習慣者的4倍

從對照組飲酒習慣的有無與此二基因型的關係中,的確發現帶不活化的ALDH2*1/*2基因型者,有中低量飲酒(每天0.1~30克)或大量飲酒(每天大於30克)習慣時在食道癌的發生上有"加成作用",其實國人代謝酒精的基因型分佈較西方人容易累積乙醛,這也許可部份解釋為何國人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較西方多

因此從食道癌風險的角度而言,我們不鼓勵少量飲酒以養生的說法;我們的研究也為代謝基因易感性可影響飲酒行為,以及基因型影響飲酒習慣與食道癌的交互作用提供了充份且客觀的證據。

 

封面圖片來源:

高醫醫訊

延伸閱讀

食道癌為什麼發現的時候都是末期了?醫師盤點六大早期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