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有3.5億憂鬱症患者,不到一半的患者(在許多國家中甚至不到10%)接受有效的治療,主要影響原因除了缺乏憂鬱症的相關資源、缺乏訓練過的醫護人員及對此疾病的歧視外,另個重要因素就是許多患有憂鬱症患者,並未被正確的診斷出及適時接受治療。
血清素的缺乏 引起心情低落
長庚精神科醫師蕭美君表示,憂鬱症主要是腦中血清素的缺乏,引起心情低落的表現,悲觀、失去自信、罪惡感、甚至興起自殺意念等都是常見症狀,患者持續的壓力來源,造成惡性循環,有些患者更會出現頭痛、嘔吐等生理反應,針對憂鬱症的治療,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提出4點建議:
1)藥物治療/包括抗憂鬱劑、鎮靜劑、安眠藥、抗精神病藥物。
2)心理治療/改變不適當的認知或思考習慣,必要時可求助於專業心理治療人員。
3)陽光及運動/多接受陽光與運動對於憂鬱病人有很大的幫助,多活動活動身體,可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鬆作用。
4)好的生活習慣/規律與安定的生活是最需要的,保持心情愉快,不要陷入自設想像的心理漩渦中。
憂鬱症患者多半喜歡安靜環境,出門運動意願很低,根據運動心理學者研究,運動不但可以降低焦慮及憂鬱症兩大心理疾病,更可以增加生活的品質及滿意度,運動紓壓為輕度憂鬱患者合適的療法,需要家人及朋友耐心陪伴,最好養成習慣,讓患者喜歡出門,並且在運動當中找回自信。
【本文出處,更多內容請上《健康醫療網》、《健康醫療網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封面出自unira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