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元兇不是熬夜?最新研究:「腸漏」可能才是大壞蛋|每日健康 Health

每日健康/綜合編譯 林宏軒

科學家發現腸道細菌通過某些過程來控制肝臟中癌症的生長。使用老鼠研究後,科學家發現腸道細菌可以調節肝臟對原發性和轉移性腫瘤的免疫反應。

 

雖然以前的研究已經顯示,生活在腸道中的大量細菌菌落可以影響免疫系統如何對抗癌症,但目前還不清楚肝臟是如何發生的。

 

這項新研究現在揭示了存在於腸道中的梭菌屬的特定物種可以通過改變膽汁酸來阻斷肝臟中的抗腫瘤活性。

 

根據權威醫學網站《medicalnewstoday》指出,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在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所領導的研究報告。他們不僅對肝臟中癌症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見解,而且發現還提出了減少特定微生物是否有助於免疫系統對抗癌症的問題。

 

腸道微生物和肝癌

人體消化道是微生物「複雜而動態的群體」的家園,通常稱為腸道微生物群。

 

這些巨大的細菌和其他微生物菌落對人類健康和疾病有很大影響,它們幫助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它們對消化和新陳代謝至關重要。例如,在肝臟中,它們有助於調節膽汁酸的產生。

 

腸道微生物群組成的紊亂與許多引起發炎的感染和疾病(包括影響肝臟的疾病)的發展有關。

 

有兩種類型的腫瘤可以在肝臟發展:原發性和繼發性腫瘤。原發性肝腫瘤起源於肝臟起源的癌症。繼發性肝臟腫瘤 - 或轉移性肝臟腫瘤 - 是由起源於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症如大腸引起的腫瘤轉移到肝臟後造成的。

 

肝臟和腸道處「親密」接觸

研究人員在他們的研究報告中解釋說,肝臟與腸道的關聯很深,並且通過與腸道血液接觸不斷暴露於腸道細菌的副產物。事實上,來自腸道的血液佔肝臟血液供應的70%。

 

由於這一點 - 腸道微生物群可影響肝臟的免疫功能並參與膽汁酸的生成,並且膽汁酸在肝癌的發展中發揮作用 。

 

通過在原發性和轉移性肝癌朗鼠模型中進行檢測,他們發現用抗生素治療動物不僅減少了它們的腸道細菌,而且還導致了更小更少的腫瘤。

 

他們還發現這些效應與肝臟中自然殺手細胞(NKC)數量的增加相吻合。然殺手細胞(NKC)是癌細胞的強大殺手。

 

進一步的實驗表明,然殺手細胞(NKC)的增加是抗生素增加細胞蛋白表達的結果,其召喚然殺手細胞(NKC)。帶有這種蛋白質的細胞形成組織或內皮,這些組織或細胞穿透肝臟的微小血管。

 

NCI癌症研究中心的提姆.格藤(Tim F. Greten)博士說,「為什麼用抗生素治療的小鼠在這些內皮細胞中CXCL16的產量更高?」

 

他說,研究的「臨界點」是當他們發現,「膽汁酸可以控制CXCL16的表達」。

 

他和他的同事隨後發現,如果他們「用膽汁酸治療小鼠」,他們「實際上可以改變肝臟中NKT細胞的數量,從而改變肝臟中的腫瘤數量。」

延伸閱讀:別再亂吃廣告賣的「肝臟排毒餐」!醫師:少吃這五種食物才是救肝王道

參考資料:medicalnews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