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轉移的5大關鍵症狀 醫師點名這種人罹患率多40倍

(一般可發現食道癌的型態如浸潤型、息肉狀或潰瘍狀並能經內視鏡予以切片,以確定診斷。)

每日健康/高醫醫訊 胃腸內科 沈俊良 主治醫師 

 

食道癌簡介

食道癌的發生率與地域性有密切關係,由裏海、伊朗、中亞、阿富汗、蒙古、西伯利亞到中國北部有所謂的「亞洲食道癌帶」 之稱,代表著這些區域食道癌的高發生率,例如中國大陸的食道癌病例幾近全世界病例一半,而河南林縣發生率更居其冠。

據衛生署之統計,一九九六年在台灣地區因食道癌造成死亡人數達七七○人,為癌症死因第十二位,其中男性六七八人,為男性癌症死因第六位, 雖然在比例上並非佔非常重要地位,但由於其預後不佳,因此仍值得我們注意。

食道癌發生率一般為男性多於女性。

在病理學上,食道癌主要為鱗狀細胞癌及腺癌,其他如小細胞癌、淋巴癌或轉移性癌則佔非常少的部份。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慣常影響鱗狀細胞癌發生,例如食物中長期缺乏維生素及礦物質、食用含亞硝基胺食物、過量飲用含丹寧或熱茶、抽菸、過量飲酒、嚼檳榔,另外有些疾病亦常合併食道癌高發生率,包括食道的慢性狹窄 (可因服用清潔劑或放射治療造成) ,因黴菌或病毒造成的慢性食道感染、慢性食道炎、有頭頸部腫瘤病史、食道鬆弛不良病人、Plummer-Vinson症候群病人、跰胝病病人、腹腔口瘡病、有胃部切除病史、有放射治療病史等。腺癌的發生,則以巴瑞氏食道為其重要因素,據統計巴瑞氏食道患者罹患食道癌的危險為一般人的四十倍。

食道癌發生的部份,以食道中段最多,絕大部份為鱗狀細胞癌,但在近年來的報告則由於腺癌比例增加,使發生在中段的比例大約在45 %左右,而下段食道則約佔40%,其餘的15%則發生在食道上段。

食道癌的症狀很多,諸如漸進性的吞嚥困難(起初固體進而流質)、吞嚥痛、體重減輕、嘔吐、聲音嘶啞、吐血、胸痛、吞嚥時胸口有異物感。若已有轉移時,則可能造成骨頭痛、肋膜積水、腹水、頸部或上鎖骨淋巴病變或造成吸入性肺炎。

由於食道的組織結構上無漿膜層,因此通常腫瘤可能大到超過60%的食道管腔,病人才有明顯的吞嚥困難。而且因為沒有漿膜層關係,食道癌更容易穿過肌肉層而侵犯到旁邊組織,因此發現時常已有多處轉移,增加了治療的困難度。

食道癌的診斷,主要靠胃鏡及上消化道檢查。在上消化道鋇劑攝影方面,食道癌患者可能出現潰瘍性腫瘤,進而造成食道狹窄甚至阻塞,並可猜測是否已有侵犯周圍組織。

拜電子內視鏡的發展,使消化器醫師在檢查時可以更仔細地觀察食道粘膜表面變化來發現早期食道癌,以期早發現早治療。一般可發現食道癌的型態如浸潤型、息肉狀或潰瘍狀並能經內視鏡予以切片,以確定診斷。

 

封面圖片來源

9nong /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安迪罹食道癌三期,恐整個「喉嚨切掉」,7大早期症狀報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