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更長壽! 哈佛點名10招增加幸福感 降低中風、冠心病與糖尿病風險


潮健康/主筆室




不少心理學研究指出,更快樂的人通常活得更健康,增加幸福感與快樂真的能帶來更好的身心健康狀態嗎?一般人求快樂而不可得,又可以如何解決?


一項隨機研究試驗顯示,參加心理諮商6個月之後,接受過心理諮商的人不只變得更快樂,而且在之後請病假的天數也明顯減少。研究團隊宣稱,透過隨機對照試驗可以初步證明,「主觀幸福感」不只是一種感受,的確與身體健康有部份的因果關係。 


另外一份前瞻性研究也表示,擁有較高幸福感的健康成人,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機率相對降低。心理健康指標──包括正面積極的情緒、對生活的滿意度、擁有明確的目標以及樂觀態度,可以減少高風險族群的心血管意外。而且兒童時期的心理健康,就可能顯著影響未來心血管狀況。 




用「快樂」、「幸福」所描述的正面情緒,與健康之間是否有因果關係,有時是具有爭議的命題。但是,負面情緒對身體的「毒性」卻受到一致公認。


哈佛醫學院兒科教授Jack P. Shonkoff指出,長期處於精神壓力和恐懼感之下,會改變生物體的系統機能。隨著時間積累最終引發心臟病、糖尿病和中風。而且這些重大疾病的源頭,可能在兒童時期就已播下種子。


Shonkoff指出,幼兒如長期面臨家庭暴力,或與有嚴重精神疾病的父母單獨生活,這些含有「有毒壓力」的經歷會激發壓力反應,影響大腦及各種器官,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壓力荷爾蒙分泌過量等問題。相關研究表明,7歲時擁有快樂、正面心態的兒童,30年後會獲得更好的健康狀況以及更少的疾病問題,冠心病風險更會降低一半。 




據哈佛大學醫學院健康出版社資料顯示,自認快樂的人通常健康問題較少,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低,也活得更長壽。然而,如果天生不屬於開朗性格,有沒有方法能夠讓自己活得更快樂?尤其在身心狀態或是外部環境更艱難的時期,人們對幸福的掌握度似乎更低。


事實上,人們對幸福的感受度,大約有50%是由基因決定,另外40%可由人為掌控,最後的10%則視機遇而定。哈佛大學醫學院建議,幫助生命中增加幸福感的可能方法包括:


1. 良好人際連結:家人、朋友之間的緊密關係與幸福感密切相關,良好的關係會刺激正面情緒,相反地,孤獨是「情緒破壞者」,不少研究發現孤獨與憂鬱症、自殺風險有關。


2. 參與志工服務:對生命抱持「使命感」能改變人們對世界的觀點,2016年一項《BMJ》的研究發現,7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有參加志工活動,能幫助提振正面情緒。


3. 選定行善日期:在行程表裡加入特定「行善」的日子,安排各種幫助他人的活動。除了行善帶來的正面循環,有趣的是,計畫為別人作好事的意圖也會促使幸福感萌生。


4. 有效節省時間:2017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一篇研究發現,相較於用金錢購買物質商品,將錢用在能節省時間的產品(例如家事委託)的人生活滿意度更高,而且無論收入高低都有一致趨勢。


5. 增加生活體驗:生命體驗是獲取幸福感的方式,未必需要投入巨額金錢,可以嘗試到特殊文化的風味餐館用餐、觀看劇場表演或參觀展覽。研究發現,花錢購買體驗的人,因為創造更多快樂回憶,可以獲得更長久的滿足感。


6. 結交正面朋友:快樂具有可傳染的性質,非常容易透過社交聚會傳遞。人們的樂觀態度與幸福感受會引發連鎖反應,讓身邊的朋友、家人變得更快樂,他們也會因此更樂於分享快樂,形成良善的幸福感循環。 


7. 觀賞綠色植被:人類天生有親近自然的傾向,2021年一份調查90個全球城市居民的結果顯示,公園、花園、河流等綠地空間的大小會影響市民的幸福感。你可以在生活中佈置園藝空間,也可以在假日時多親近自然山水。


8. 偶爾翻轉常規:生活「多樣性」是影響快樂的因素,即使是微小的變化如每兩周嘗試一種新運動、欣賞不同風格類型的音樂,或是更改上下班通勤路線,都有助於提升快樂感受。


9. 寫下感謝事件:空出一段時間寫下值得感恩、感謝的事情,比如收到發自內心的讚美,讀到一本心曠神怡的好書,或是難得享受的好天氣與美食,記錄感激的心情往往更能加深幸福感。


10. 減少決策疲勞:人生有限,慾望無窮,但是選擇越多並不能帶來更多快樂。相反地,選擇越多的人越容易感到後悔與憂慮。嘗試限制生活中需要選擇的項目,或是減少選項數量,一旦決定就不要在事後重覆悔恨猶疑,將時間與精力,花在生命中更重要的問題上。







資料來源:
Health and happiness go hand in hand
Does Happiness Improve Health?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e biology of emotion—and what it may teach us about helping people to live longer
Positiv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xploring mechanistic and developmental pathways





延伸閱讀:
年末跑趴促進心理健康? 研究:「3種聚會模式」最能幫助放鬆
哈佛專家曝「長壽秘訣」:試著活得「更有目的性」! 還能幫助戒菸戒酒?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