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Q醫知】三總細胞療法 有助改善慢性腦中風後遺症

台灣每年新增4萬多名腦中風患者,平均每年約有1萬3千多人死於腦中風,如果未能在急性腦中風發生數小時內減輕腦梗塞,則死亡率會大增,且有嚴重後遺症,三軍總醫院公布最新細胞療法成果,提供慢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另1種全新選擇。
 

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主治醫師周中興指出,雖然血栓溶解劑和顱內動脈取栓治療的發展神速,但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減輕腦梗塞的範圍,就變成棘手的慢性腦中風,目前缺血性腦中風發生6個月後,仍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腦中風是種急症,為腦部血流受阻,無法供應腦部氧氣需求,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腦組織一旦受損,就可能難以完全復原,出現肢體無力癱瘓、失語症、言語不清和吞嚥困難等神經障礙後遺症。

腦中風種類不少,其中以急性腦梗塞中風較多,臨床症狀多樣,包括:嘴歪眼斜、單側或兩側肢體無力麻木、意識模糊昏迷、言語不清、構音障礙、溝通困難、感覺異常、吞嚥困難、流口水、眩暈、嘔吐、頭痛、步態不穩、運動失調、大小便失禁、視力障礙、抽搐、精神上的改變等。

治療方面,缺血性腦中風急性期以使用血栓溶解劑和顱內動脈取栓治療為主,過後則需服用阿斯匹靈等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劑,或三高藥物來降低再次中風的風險。

一旦腦中風造成腦組織及神經功能受損,恢復效果就很有限。所幸越來越多新式治療問世,包括細胞移植治療,針對慢性缺血性腦中風,給予自體CD34+ selection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與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降低腦中風後遺症。

107年9月衛生福利部公布修訂細胞治療特管法後,該年12月三總成立「細胞治療中心」,適應症包括慢性缺血性腦中風,讓腦中風病人有更多機會接受細胞治療。

周中興說明,病人必須符合3大條件,包括:年齡20歲以上、缺血性腦中風發生後至少6個月、符合血液細胞品質的篩選條件。經由機器收集病患自體CD34+周邊血幹細胞,於專業的細胞培養室成功培養出符合質量標準的細胞後,經靜脈回輸病人體內,改善慢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神經障礙後遺症。

 

資料來源:健康傳媒

 

 

 

---------------------------------------------------

三總掌握細胞層片移植關鍵技術 已獲兩項大獎肯定

 

三軍總醫院今日指出,衛福部在去年9月修訂細胞治療特管法,三總隨即在同年12月,率先揭牌成立國內第一家「細胞治療中心」,適應症包括慢性缺血性腦中風等,不僅讓病人有更多機會接受細胞治療,也開創國內細胞治療腦中風的新里程碑。

 

同時,三總團隊創新細胞層片移植技術,直接針對病灶進行移植治療,不經由周邊血液循環,可避免血腦屏障的阻礙;針對腦皮層損傷進行細胞層片移植,避免採用細胞注射時因為針刺造成腦組織受損。目前在實驗室不斷驗證,掌握突破性的關鍵技術,已獲得2018科技部「未來科技展」未來科技突破獎,及第15屆國家新創獎精準醫學組學研新創獎的肯定,未來展望在臨床試驗和醫療服務,均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三總神經科部一般神經科主任周中興表示,國內的腦中風年發生率約4萬人,死於腦中風者約1萬3千人。對此,衛福部公布的細胞治療特管法,適應症包括慢性缺血性腦中風,有兩項符合的細胞治療技術項目,分別是自體CD34+ selection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與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使得腦中風病人有更多機會接受細胞治療。而三總成立「細胞治療中心」,適應症包括慢性缺血性腦中風,讓腦中風病人有更多機會接受細胞治療。研究團隊獨創的細胞模式與動物模式,經顱移植細胞層片重建腦組織。

 

周中興進一步說,傳統療法除了藥物之外,也需改善生活習慣,相關藥物對於受損的腦組織功能的恢復效果有限;腦中風後的前三個月內的復健治療,既耗時,效果也緩慢。而三總研究的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經由骨髓穿刺取出病人體內的間質幹細胞,經過專業細胞處理和分離,再把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回輸或注入病人體內數次,與自體CD34+周邊血幹細胞一樣,可能經由靜脈或動脈輸注,也可能經顱手術注入腦部,目的都是透過注入的細胞對腦組織直接及間接作用,改善慢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神經障礙後遺症。

 

資料來源:青年日報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資料彙編:SNQ推廣中心

 

 

 

 

    

或於臉書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