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能降低「大腸癌」風險?這種超級食物一天22克就有效

每日健康/梁崇明(大千出版社、大喜文化發行人)

 

(一)超級食物,有效預防大腸癌前期病變

2016年台灣十大死因中以癌症為首,癌症死亡人數為47,760人,其中又以大腸癌排名第一。2017年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保健營養學系最新研究指出,台灣紅藜具有預防大腸癌前期病變的效果,與進口藜麥都屬高抗氧化、適合銀髮族食用的保健食品。研究團隊換算,60公斤成人每天大約攝取22 公克的帶殼台灣紅藜,就有預防大腸癌的效果。

動物實驗證明,餵食生病老鼠吃帶殼台灣紅藜約10個星期後,大腸癌前期病變SIM-ACF(涎酸黏液素異常腺窩病灶)及MDF(黏液素缺乏病灶)數量明顯減少;大腸中抗氧化酵素SOD(超氧歧化)及Catalase(過氧化氫)的活性則明顯增加,能抑制異常腺窩病灶數量、增加抗氧化酵素活性及調控細胞增生/凋亡相關蛋白的表現量。這項研究發表於「第18屆世界食品科技大會(World Congress of Food Scienceand Technology)」。

衛福部國健署公佈的103年癌症新發生人數中,大腸癌9度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榜首,103年癌症新發生人數為103,147人,比102年增加4,004人,發生人數前三名為大腸癌、肺癌和乳癌,其他依序為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甲狀腺癌及食道癌。

雖然105 10 大癌症死亡率排行榜中不見大腸癌,但仍不能掉以輕心。

小常識-105 10 大癌症排行

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105 10 大癌症死亡率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房癌(5)口腔癌(6)前列腺癌(7)胃癌(8)胰臟癌(9)食道癌(10)卵巢癌。其中,卵巢癌死亡人數超過子宮頸癌,從104 年的12 名提高到第10 名。

遠離大腸癌 謹記「病從口入」

衛福部國健署指出,大腸癌之所以曾經連續9年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與國人愛吃紅肉及加工肉品等食物有關,其他原因包含肥胖、不運動。遠離大腸癌首在「戒口」,少吃豬、羊、牛肉等紅肉及煙燻、醃漬加工肉品,還有戒掉含糖飲料,同時維持多喝水、多運動習慣,以保持適當體重。

豬、羊、牛肉及培根、香腸等加工肉品已證實會提高大腸癌風險,尤其紅肉經高溫燒烤會產生致癌物質異環胺,肉類油脂滴在炭火上還會形成多環芳香烴類化合物,依附在食物表面,這些致癌物質吃下肚都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除了少吃肉、加工或醃漬食品,最好多攝取蔬果類食物,如花椰菜、杏鮑菇、洋蔥、甜椒及胡蘿蔔等,補充維他命、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不僅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減少便秘,還有助降低大腸癌威脅。

預防大腸癌可以這麼做

1.打造好體質

平日應該多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不吃太油、太甜、太鹹等重口味食物,更要遠離烤焦、發霉食物,當然,也要戒掉菸酒與熬夜等不利健康的生活習慣,平日宜多喝水、多運動,有利腸道蠕動。

2.飲食清淡、高纖

多吃天然蔬菜、水果,烹調方式以水煮汆燙或清蒸為宜。最好多攝取含纖維高的食物,如蘋果、柳丁、綠色花椰菜、燕麥、糙米、台灣紅藜、全穀類食物,以促進排便,降低長出瘜肉進而演變成大腸癌的風險。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施純光表示,細胞的凋亡與增生是影響癌細胞生長的重要途徑,抗氧化酵素會調控癌細胞凋亡或增生蛋白。此一研究證實,大腸癌與飲食內容關係密切,台灣紅藜因為含有膳食纖維、酚類化合物等植物活性成份,因此能有效預防大腸癌前期病變,影響致癌過程。

哪些食物能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研究顯示,高脂肪、少纖維的飲食內容(如紅肉與加工肉類)、飲酒過量和罹患大腸癌有關,也有研究顯示,鈣可以減緩大腸細胞異常的快速生長。

為降低罹患大腸癌危險因子,建議限制脂肪量的攝取,增加纖維與鈣的攝取量。平日宜多攝取水果、蔬菜和含鈣食物,如低脂牛奶、吐司、低脂優酪乳、豆製品、深綠色蔬菜等。此外,維持適當的體重和保持規律運動,也有助降低大腸癌發生率。

小常識-大腸癌高危險群

1.有大腸瘜肉或大腸癌家族史。

2.有糖尿病病史。

3.過度肥胖。

4.容易血便或排便習慣突然改變。

5.肉食主義者。

6.愛吃甜食或油炸食物。

7.菸酒不離身。

8.時常熬夜。

 

本文摘自大喜文化《穀類中的紅寶石 台灣紅藜: 抗氧化、降血壓、控制血糖、降低大腸癌與慢性病風險,全方位保健天然貢品》,

 

以上內容獲《大喜文化有限公司》授權刊登,非經授權,禁止轉載。

 

封面圖片出處:crystal light /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