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出血,就是大腸癌?
根據國內媒體《中國時報》報導,台中一位30歲工程師,因為工作環境每天需要站立超過八小時,而工作環境穿配的無塵衣穿、脫步驟繁複,省得麻煩少喝水,平日生活也多肉少蔬菜,前陣子如廁時清理發現臀部帶有血絲,趕緊到醫院進行檢查,直覺台灣癌魔「大腸癌」可能已經找上它。
工程師久站「站」出痔瘡
到醫院檢查後,真相方才大白,原來工程師罹患的疾病並非大腸癌,而是大腸中的三顆「內痔」在作怪。
根據烏日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生陳威佑指出,這位男工程師是因為久站造成肛門血液循環不良,再加上長期少菜多肉的飲食習慣、排便時又用力過度,才會造成內痔出血的情況。
痔瘡成因是什麼?
根據「高雄醫院」指出,痔瘡成因可能因為排便用力過度(原因如便祕),肛門內壓力太大而把肉給「大」出來了。
包括久站久坐、因病臥床等長期固定姿勢造成血液循環不良,或缺乏運動、蔬果攝取不足、懷孕的婦女、肥胖以及一些會引起腹內壓經常升高的疾病,例如肝硬化,腹水,腹腔內腫瘤及攝護腺肥大等都可能造成痔瘡病因。除此以外,值得注意的是,如喜歡坐在馬桶上、或是各種緣故不得不「忍便」的朋友,也正中了痔瘡的下懷!
可以分成內痔、外痔及混合痔。如何區分內痔、外痔,是由肛門外緣兩公分一處稱為「齒狀線」的位置為準。齒狀線以上的屬於內痔,而以下的稱為外痔,同時發生則稱為混合痔。
臨床上,痔瘡的嚴重程度可分為以下四級:
1. 第一級痔瘡
痔瘡未突出肛門口。
2. 第二級痔瘡
痔瘡有時會突出肛門口,但會自己縮回。
3. 第三級痔瘡
痔瘡脫出肛門口後,需要自己用手才能推回。
4. 第四級痔瘡
痔瘡完全無法推回。
而痔瘡發生時,臨床上最容易觀察到的症狀有三:
1. 便血,包括糞便、衛生紙、馬桶上有著血液,長期的便血沒有改善患者則可能產生慢性貧血。
2. 肛門癢感或異物感。
3. 血栓型外痣則會有劇烈疼痛,部分會合併有組織壞死。
這樣防,痔瘡不會來侵擾
預防勝於治療,高雄醫院陳欽凡醫生,也列出了七點,避免讓人們受到痔瘡的困擾與麻煩:
1. 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2.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可樂、麻辣鍋、炸物等等
3. 多補充水分、蔬果汁,對於排便順暢有所幫助
4. 保持適度的運動,而「郵政醫院」建議,若您是痔瘡患者,如快步走、慢跑、韻律體操、游泳等等。
5. 勿時常久站、久坐、久臥,時常更換姿勢或變更一下體位。
6. 控制體重,減輕下肢負擔
7. 每天固定排便時間,養成良好排便習慣,並避免養成久坐在馬桶上的習慣。
封面圖片出自 郵政醫院 Diyhealthreme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