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醫學研究統計,台灣地區發生老年失智症的發生率約為3.98%,年齡越高,發生率越高。大眾對預防醫學常識普遍認知不足、對衛生教育態度冷漠、無法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可能是引發血管性失智症的致命殺手,令在臨床護理工作的我們感到憂心。)
每日健康/高醫醫訊 護理部 陳淑惠 護理師、陳幼梅 講師
我們能預防老年失智症嗎?
林先生是神經科老字號的中風病人,一聽到『林先生』,同仁們都會發出一個共同的聲音:『怎麼又住進來了!』,像這類的病人不在少數,原本單純患有腦中風的病人,在反覆的復發之後,漸漸發覺他們的記憶力、計算能力、定向感越來越差,甚至發生了幻覺、妄想,覺得家人要陷害他等一些精神與失智症狀,最後,還可能因為感覺及運動能力喪失,而必須長期臥病在床,完全依賴他人照顧。
這些種種的問題,造成病人及家屬相當大的壓力及負擔,不免讓我們感受到此問題的嚴重性。或許病友們要問:『腦中風與失智症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我們能夠預防它嗎?又該如何預防呢?
造成失智症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常見的原因為因腦部退化所造成的阿茲海默氏失智症及血管性失智症,兩者就佔了90%。
西方的白種人以退化性的阿茲海默氏失智症為多,而東方國家卻以血管性失智症為第一位,甚至高達40%以上。血管性失智症與腦中風發生有關,腦血管發生中風時,血管所營養的區域被破壞,當負責思考、情緒的額葉皮質;與記憶有關的顳葉及與理解、認知及知覺有關的頂葉等這些幾個重要的區域發生問題時,就會出現一些失智症的症狀。
目前我們還找不到明確可行的辦法來預防退化性的阿茲海默氏失智症,但是對於血管性失智症的發生,卻可藉由預防腦中風來減少其發生率,腦中風的危險因子有很多項是可以改變的,尤其是高血壓,藉由食物的攝取、飲食的均衡、菸酒的節制、適當的運動、體重控制及規律的生活等來預防高血壓的發生,減少腦中風的機率及發生次數,實在是預防血管性失智症的不二法門。
根據醫學研究統計,台灣地區發生老年失智症的發生率約為3.98%,年齡越高,發生率越高。大眾對預防醫學常識普遍認知不足、對衛生教育態度冷漠、無法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可能是引發血管性失智症的致命殺手,令在臨床護理工作的我們感到憂心。
在未來的一、二十年後,我們都有可能成為老年失智症的一員,如何預防它的發生,是我們每個人所應該關切的,希望社會大眾一起來關心預防醫學與衛生教育。『預防勝於治療』是自古名諺,醫療工作團隊中有各司其職的專業人員可以提供各類的諮詢服務。讓我們現在就一起來關心自己的健康,追求更高品質的老年生活。
封面圖片來源
pizzastereo / shutterstock 、BlueRingMedia /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1分鐘揉散全身毒!90歲金婆婆自己按自己,揮別老年憂鬱、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