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抽筋」恐是神經、腎功能病變?骨科醫師五招降伏緊繃肌肉

每日健康/高醫醫訊 骨科   陳建志 主治醫師

 

唉呀!腳抽筋了!

抽筋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造成肌肉僵硬、疼痛,大约有四成的人曾有抽筋的經驗。

在炎熱天氣下運動,是抽筋最常發生的時候;另一種常見的抽筋則發生在夜間或休息時。

大致上,造成抽筋的確實原因,仍不可知。 雖然抽筋通常不會造成傷害,但仍和一些潛在的醫學狀況有關,如血液供應不足,神經壓迫,和礦物質失衡有關

下肢動脈狹窄會使小腿及足部在活動時,會產生抽筋般疼痛,休息時症狀很快會消失。脊椎神經狹窄壓迫,也會產生類似的症狀,但彎腰活動時,如騎腳踏車, 則症狀會改善。

當礦物質失衡,如飲食中缺乏鉀、鈣、鎂,又如有些利尿劑會造成鉀的流失,都會造成抽筋

抽筋也可能是神經、腎臟、甲狀腺或其他賀爾蒙疾病、糖尿病,低血糖、貧血等疾病的相關症狀。

運動時,引發抽筋的原因包括:

長時間運動後的肌肉疲勞、或肌肉肌腱拉傷;過度流汗導致水份及鹽份流失;周圍環境溫度改變過大;情緒過度緊張。

針對引發的原因,預防抽筋的方法包括:

適當的保溫或防曬;有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的補充;充足的肌力訓練、準備運動和伸展操;不做過度的練習、預防傷害產生;適當的護具使用。

運動時抽筋,好發於炎熱的環境下,在活動當時或結束後皆可能發生,部位則依使用的肌肉而定,四肢的肌肉較常發生,有時女性短跑選手,也會在腹壁發生。

夜間抽筋常發生在小腿和足部,發生的時間,有時只有幾秒鐘,有時則會持續幾分鐘,但肌肉疼痛在抽筋後會繼續存在,而使患者中斷睡眠,產生恐慌。

夜間抽筋不只會發生於中、老年人,青少年和某些常在晚上運動的族群也常發生。目前還不清楚夜間抽筋的原因,可能是日間活動的後遺症,包括肌肉疲乏或傷害、久坐久站、姿勢不良等,當然也會可能是反應一些內科疾病。

抽筋的處理方法,可分為急性期的處理及根本的治療。在急性期,也就是抽筋當時的處理,患者需立即休息,對抽筋的肌肉輕輕按摩,並將之輕輕拉長,同時可用熱敷或冷敷來減輕疼痛,或局部使用止痛的噴劑或藥膏。

根本的治療則需考慮主要肌肉群的狀況,姿勢正確與運動環境適合與否,可能的內科疾患,經過整體評估,再訂出整套的計畫。當然適當的休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給予維他命B群或其他藥物,是必要的。

封面圖片來源:高醫醫訊

延伸閱讀

抽筋、便祕、手腳麻是「缺鉀」害的!快吃這些食物大補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