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造成浪費,不論外食、外賣或家中備餐,長輩們大多會把吃不完的食物留下隔天再吃,但不少人會擔心吃隔夜菜有害身體,到底要怎麼做才能保證食品安全呢?
危險溫度帶
營養師曾曉珊在IG粉專《食似營養》指出,細菌的生長與溫度有關,尤其食物含有水分和營養素,更是有利於細菌生長。溫度在7~60℃之間屬於危險溫度帶,細菌會在這個溫度範圍快速生長,因此食物保存時都要盡量縮短食物停留在這溫度的時間。食物溫度超過60度時細菌就會死亡,但仍要注意細菌毒素;溫度在8-59度之間細菌會大量繁殖;低於7度則細菌繁殖速度下降。
食物保存迷思
1.沒吃完的煮滾就可以放隔夜?
曾曉珊指出,食物煮滾時雖然菌已被殺滅,但無法殺滅細菌所產生的毒素,且當溫度緩慢下降、空氣落菌等,細菌仍會充滿在富有營養的食物鍋裡。
2.瓶裝飲料開封不用冰?
事售瓶裝飲料封瓶時都會進行殺菌,一但開封後不僅會有空氣落菌、就口飲用時口腔細菌會混入飲料中,細菌就會在瓶子裡繁殖。所以飲料沒冰放到隔夜再喝,就等於喝下「細菌濃湯」。
3.只要丟冷凍就不會壞?
冷凍雖然能夠降低細菌的繁殖,但並非殺死細菌,且家用冰箱冷凍庫經常開關、塞太滿,會影響冷凍效果,溫度上上下下的變動,還是會使食物慢慢變質。
食物保存
1️. 避免生熟食交叉汙染,並且使用公筷母匙;
2️. 食物不燙了就可以加蓋放入冰箱收藏,不需要等到常溫;
3️. 冰箱內放置70-80%滿就好,需保留空間讓冷溫循環;
4️. 勤洗手,除了食物本身的菌之外,手部也存在著許多細菌。
本文經 營養師曾曉珊 Instagram粉專《食似營養》授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