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編輯部
立冬(11月7日)已至,不少民眾會相邀親友大啖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等來應景進補。樂生療養院藥劑科提醒,上述看似美味的藥膳補湯,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風險。中藥材屬於有藥性的食物,呼籲身邊正在服用西藥或中藥的患者,小心滿足口慾後,藥膳補湯與藥物間的「交互作用」,恐引發身體的劇烈反彈。
薑母鴨的靈魂配料「川芎、黃耆、當歸、枸杞」,配上有富有咬勁鴨肉是大家的暖身首選,光想像就令人口水直流。不過,樂生療養院藥劑科表示,長期服用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藥物的民眾,應留意常見食補中所用的中藥材與許多藥物間都有交互作用。
樂生療養院藥劑科舉例,「人蔘」會影響血壓,若和降血壓藥一起服用,恐會讓藥效減弱,使血壓控制不穩定;「甘草、黃耆、人蔘」對於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劑的病患來說會降低藥物的免疫抑制作用;又如常用來料理的「枸杞」,雖有助於降血糖,但若糖尿病患者枸杞和降血糖藥物一起長期服用,可能導致效果加乘,造成低血糖的風險;另外服用抗凝血劑(華法林)、與曾做過心導管手術的患者,若食補裡再含「當歸、枸杞」,其活血化淤的藥性,恐怕會增加出血風險。
樂生療養院藥劑科提醒民眾,進補前務必先諮詢專業人員,例如醫師、中醫師、藥師或營養師等,確認正在服用的藥物與欲進補的藥材是否有交互作用。而進補後,若發現嘴破或便秘等現象,表示可能已經「補過頭」,千萬要暫停進補。若身體不適則應盡速就醫,找出問題點,避免進補不成反而危害健康。
立冬進補有訣竅! 沒做到「4件事」恐養肉不養生
除了提防交互作用的風險,樂生療養院營養室主任蘇嘉華營養師表示,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也需注意,冬季進補時需有意識地控制卡路里,才能真正達到「養生」的效果,避免熱量爆棚。若能利用在地和當季食材與常見藥膳來補充能量,是對抗新冠與流感的最佳策略。
蘇嘉華營養師提供以下4項要訣,幫助民眾立冬進補時不僅吃得健康,也能增強免疫、改善體質:
1. 善用鮮味食材:立冬期間的補湯多為薑母鴨、麻油雞及羊肉爐等,口味過於厚重,體質燥熱者多食無益且有害,可改用清湯類並佐以菇類、中藥材或海菜類、增加鮮味;另可將欲加入的雞肉、豬肉或羊肉,先以乾鍋煸出部分香氣與油脂,再進行烹煮,除能湯濃味美,又可減少湯品中含鈉量。
2. 應用當季食材:台灣農特產豐富,冬季首推山藥、甘藷及蓮藕等選入佳餚。但糖尿病患者及體重控制者,需計算其含醣類份量,以代換主食(澱粉)來調控。
3. 選多樣蛋白質:飲食的西化,讓現代人多屬外食族且習慣高油食物,利用優質蛋白質食材作為進補來源,既可補血養氣,又能減少膽固醇油脂來源之比例,亦補充平時外食攝取過少的營養素。
4. 改換原型食物:入冬後常見各類火鍋及湯品,其中加入的魚漿、火鍋料及素食加工品,在製作過程中會利用油脂及澱粉,增加固形物體積與香味,因此應留意這些加工類的熱量。正常1份涮涮鍋的火鍋料可能大於300大卡,得快走1小時才能消耗,若再加上湯品中的其他食材與湯底,吃完1鍋等於攝取成年人一天的熱量(1500-1800大卡)。在此建議火鍋料減半量,以原型肉片、當季蔬菜等食材來取代。
蘇嘉華營養師提醒,多數補湯中的「普林」會隨熬煮過程而增加釋放,故高尿酸血症(痛風)患者應審慎選擇;另外,高血壓患者也應減少飲用高湯,避免攝取過多鈉量,影響血壓調控。建議想進補的民眾先諮詢醫師、中醫師或營養師,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補。
延伸閱讀:
吃柑橘類水果別配藥! 2食物與血脂藥併服恐「腎衰竭」
中西藥別任意混用! 保健食品不該與藥物一起吃?
藥師曝「2大結果」:最慘恐腎臟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