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村悲歌】三代皆罹患「食道癌」,禍首竟是「喝錯水」和三種生活習慣!中標的一定要改|每日健康Health

(原文標題:又是一個癌症村!有這四個生活習慣的人一定要儘早改)

被陰影籠罩的癌症村……

村民李石頭在55歲時患上食道癌,他的父親和祖父也因患有食道癌去世。在他們村里,祖孫都患上食道癌的現像也十分常見,被稱為“癌症村”,也驚動了醫學界。

經調查研究發現:當地的雞、鴨也患有食道癌,取樣當地土壤、食物、水源、居民體液後檢測發現,這些樣本中都含有一種誘發食道癌的毒素,這種有毒物質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將整個村莊引入癌症絕境的呢?

 

01 ”水”中的致癌隱患

 

經研究發現:癌症村的食道癌和當地的水有關。飲入當地的水後,人體中的食道黏膜若有破損或是潰瘍,致癌物更易附著;當水進入胃部時又會發生反應,形成致癌物。究竟是什麼物質能對人體造成雙重傷害?

 

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是一種有毒物質,只要攝入0.2-0.5g,就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聯合食品添加專家委員會規定:亞硝酸鹽的含量最高不能超過0.07毫克/公斤。雖然亞硝酸鹽在人體內代謝很快,但若每天攝入,也會致病。

 

亞硝酸鹽的危害

亞硝酸鹽是一種強氧化劑,大劑量進入人體後,會危害健康。

一方面,可使血中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使其失去運氧能力,致使人缺氧中毒,輕則頭昏、心悸、嘔吐等,重則神誌不清、抽搐甚至危及生命;

另一方面,亞硝酸鹽在人體內外與仲胺類作用形成亞硝胺類,在人體內達到一定劑量時可致癌、致畸、致突變,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2 水中的亞硝酸鹽

含氮化肥、禽蓄養殖場糞便、含氮工業廢水、垃圾等都會造成水污染,硝酸鹽污染水源後,可經微生物轉變成亞硝酸鹽。一旦含量過高,人體攝入過多,即會危害健康。

 

 

02 不良飲水習慣隱藏致癌危機

 

即使生活中的水是安全的,但不良的飲水習慣也會增加癌症的潛在風險。

 

飲用水的保質期

 

經調查,生活中部分人群飲用一種以上的水,但50.6%的人喝自來水,24.4%的人喝過濾水,19.3%的人喝純淨水,15.3%的人喝礦泉水,這些水的保質期到底有多長?

經實驗檢測,4種水靜置72小時以後的亞硝酸鹽含量分別如下:

 

經對比發現,它們的亞硝酸鹽含量基本都增長了6倍,且都高於國家瓶裝飲用純淨水0.005mg/L的標準。

 

提示

① 水靜置過久,微生物會導致水中亞硝酸鹽含量逐漸升高;

②煮開水時長時間沸騰,水分蒸發過多,亞硝酸鹽水平會濃縮。

 

 

飲水的3條黃金定律

 

⑴  桶裝水一周之內喝完,3-7天較為理想。若超出這個時間喝不完,可以換成小桶裝;

⑵ 水燒開後應在16小時內喝完,超過16小時水中的細菌含量會顯著上升,可能引起大腸桿菌超標,造成腹瀉等;

⑶ 開水燒開後再煮3分鐘,可以使水中鹵代烴、氯仿顯著降低。

水溫在90°時,鹵代烴的含量從53微克/升升高至191微克/升,持續3分鐘之後會降至9.2微克/升;

水溫在90°時,氯仿43.7微克/升 升高至 177微克/升,持續3分鐘之後會降至8.3微克/升。

 

 

03 生活中傷害食道的元凶

 

食管是連接口腔、咽部與胃的一段管狀器官,若發生惡性腫瘤即為食管癌。全世界每年新發食管癌約50萬例,居全部惡性腫瘤第9位;死亡40.7萬例,死亡率居第8位。而我國的河南、河北、重慶等地是食管癌的高發區。生活中有哪些危險因素?

 

燙食 

 

食道和口腔表面都覆蓋著黏膜,正常情況下,它們溫度多在36.5-37.2℃,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溫也只在60℃以下。

 

長期吃燙食的危害

長期飲用燙食,會在無形之中影響食道,黏膜變得粗糙而又不平整。久而久之,發生炎症、水腫,嚴重時發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又稱之為癌前病變。

 

飲食建議

中國飲食文化中常吃麵條、餃子、熱茶等。在食用燙食時,應盡量將入口食物的溫度保持在接近人體溫的40℃左右。唇部皮膚、手背對溫度較為敏感,可提前“試溫”。

 

 

堅硬的食物

 

堅果、烤至脆硬的食物等,有可能會損傷食道,應注意充分咀嚼再吞嚥。如:

  • 燒烤中的孜然較為堅硬,會增加食道癌風險;

  • 烤鴨皮要切小塊,細嚼慢嚥,以免損傷食道;

  • 乾饅頭、馕等食物較乾,可泡水、牛奶等食用。

 

 

不良服藥習慣

 

食管在吞嚥食物時有一個收縮波,將食物擠壓到胃部,中老年人的食管收縮機能下降,賁門功能也會降低,服藥時需特別注意。

藥物卡在食道,增加癌症風險,因此吃藥後不宜立即躺下,有可能造成藥物和胃酸反流傷到食管,對食管造成嚴重的腐蝕,誘發食管癌。尤其是服用較多顆粒藥物時,更需注意。

 

 

04 簡單2招保護食道

 

疾病重在預防,生活中在改善生活習慣的同時,也可適當攝入富含β-胡蘿蔔素的食物保護食道。

 

β-胡蘿蔔素

 

β-胡蘿蔔素可以促進黏膜的生成與發育,甚至快速修復破損的皮膚。且其具有抗氧化性,對惡性腫瘤的預防與治療已被肯定,攝入足量β胡蘿蔔素,有助於降低腫瘤風險。平時可適當多吃胡蘿蔔、西蘭花、番薯等食物。

 

 

改善生活習慣

 

① 飲食時細嚼慢嚥,少吃燙食、堅硬物,避免重口味飲食,不抽煙、不酗酒等;

②  均衡飲食。飲食中缺乏動物蛋白、脂肪、新鮮蔬菜和水果等,會引起必需營養成分(如維生素A、B、C、E等)的缺乏,不利於食管健康;

③排除異常原因後,吞嚥食物時有梗噎感、異物感或是咽喉部有乾燥、緊迫感等情況時,需警惕食管病變,平時也得注重體檢。

 

 

 

 

原文出處;本文經《BTV我是大醫生官微》授權刊登,非經許可,禁止轉載。

 

 

封面圖片出處: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 timesofindia

 

點此一鍵加入 每日健康 官方LINE粉絲團喔